农业农村部:一季度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约1000万亩

发布时间:2024-11-15 04:58:20 来源: sp20241115

人民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李栋)农田建设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举措。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我国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约1000万亩。

高标准农田“三分建、七分管”,必须抓好全过程质量管理。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24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表示,我国人多地少,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必须不断加大耕地保护建设力度,做到“藏粮于地”,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建好高标准农田。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政策和资金保障,强化全程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陈邦勋介绍,截至今年3月底,各地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约1000万亩,开工在建面积约4435万亩。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黑土地是我国珍贵的土壤资源,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优质农产品供给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经过多年开发利用,黑土地出现了变薄、变瘦、变硬现象,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陈邦勋表示,要通过抓好新建和改造提升、加强全过程监管、完善长效机制三方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聚焦年度目标,抓好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建,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内容和要求,排好建设优先序,大力推进项目实施,提高农田设施化、数字化水平。一手抓改造提升,对建设标准低、设施不配套、工程年久失修、损毁严重、粮食产能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已建高标准农田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提高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

聚焦提升质量,加强全过程监管。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科学合理设计项目,规范开展招投标,压实施工方、监理方责任,确保施工质量。抓好项目验收,严格落实项目竣工验收办法各项规定,有问题的一律不予通过验收,对存在严重工程质量问题的,追究相关责任。

聚焦管护利用,完善长效机制。研究完善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管护办法,督促指导地方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资金,建立健全日常管护和专项维护相结合的工程管护机制。鼓励各地利用专业化、社会化等力量因地制宜建立管用有效的管护模式,探索发挥保险等专业机构优势,提高管护水平,持续发挥高标准农田效益,做到建一块、成一块。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强化跟踪调度,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田稳产高产、防灾减灾能力。”陈邦勋说。

(责编:乔业琼、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