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04:08:55 来源: sp20241115
前不久,在今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期间举办的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工作年会上,湖北工业大学的5项对非合作典型案例入选《中非高等教育合作案例集》,成为全国入选案例最多的高校之一。湖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彭育园表示,近年来,该校聚焦中非工业创新和技术转移这个小切口,搭建务实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中非人才培养和科技交流,为非洲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中铁九局大连分公司津巴布韦的施工现场,塔卡经常被同事提起,因为他是津方员工公认的“中国通”。2012年9月,塔卡从津巴布韦来到湖北工业大学学习。2022年10月,他加入中铁九局大连分公司一个海外项目从事津方人力资源及翻译工作。
“我很庆幸自己选择去湖北工业大学读书,让我有机会见证中国速度。在自己的国家,我亲眼看见不到一年时间,这里就从一片荒山野岭变成先进工矿区。作为项目建设的参与者,我很有成就感。”塔卡说。
塔卡只是湖北工业大学众多留学生中的一员。自1998年获批招收国际学生以来,该校累计招收来自摩洛哥、埃塞俄比亚等多个非洲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留学生。“经过学习,他们会说中文,了解中国国情,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中非合作交流的重要纽带。”该校国际学院院长杨霞介绍。
联合以及订单式培养科技和工程技术人才,也是湖北工业大学近年来的新尝试。该校与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科技大学签署协议共建“中非青年创新创业联盟”,被列为中非教育合作年度重大项目之一。现在两校均已新落成5万平方米左右的创新创业大楼,未来两校将作为中非双方牵头高校,共同吸收两国高校加入联盟。此外,湖北工业大学还与中铁十一局、华坚集团等大型中资企业达成毕业生就业推荐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意向。
在开展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的同时,湖北工业大学还推动成熟适用技术的转移、改良和优化,助力非洲工业化。
近日,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徐保明的一项对非技术转移项目——液氨制备氨水工程,正与尼日利亚拉各斯州的莱基中国自贸区谈判,并有望在当地转化。“在非洲,技术转移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技术的适应性与本土化难题,必须根据本地环境和特点重新设计,才能避免出现‘技术水土不服’的现象。”徐保明说。
“根据当地需求,学校一方面直接转移、改良和优化适合非洲本土市场化发展的技术,另一方面也尝试携手企业、产业共同‘走出去’,在当地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基地,实现深度产教融合。”该校国际处处长龙艳介绍,近年来,湖北工业大学与非洲大型工业园、产业园、自贸区及大型中资企业密切合作,共建十多个中非工业创新及技术转移示范基地。
“在对非合作上,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彭育园表示,该校将充分聚焦科技创新及技术转移合作这个小切口,依托各类平台,进一步深化与非洲各界的合作,高效共享资源、协同创新,共同推动人才联合培养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记者 王建宏 张锐 通讯员 陈凌)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