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9:56:29 来源: sp20241109
随着二孩、三孩政策持续放开,生育话题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同时,也有不少人在生育问题上“犹豫不决、望而却步”,也有一些人有“想生又不敢生”的矛盾心理。
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处于较低水平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处于较低水平。这是2020年的数据,最新的数据还没有发布,据专家推测可能会更低。而生育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导致人口减少以及老龄化不断加深,反过来削弱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国家也一直出台政策和相应配套措施鼓励生育。今天(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点击查看全文)。《若干措施》从四个方面提出13项任务安排,对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和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做出部署。
四个方面13项任务安排
在强化生育服务支持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增强生育保险的保障功能、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补贴等制度、加强生殖健康服务四项任务。
其中具体措施包括:
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
做好未就业人员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保障;
加大对生育休假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
加大个人所得税相关抵扣力度;
指导各地将适宜的分娩镇痛以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等。
在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平、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完善普惠托育支持政策、促进儿童发展和保护四项任务。
其中具体措施包括:
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用药按程序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提供更多免费或低收费用房场地,
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等。
在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方面,提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强住房支持政策、强化职工权益保障三项任务。
具体措施包括:
深入落实“双减”政策,
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
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
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多子女家庭购房的支持力度等。
在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方面,《若干措施》提出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加强社会宣传倡导两项任务。
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
搭建多种形式的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培育积极向上的婚俗文化等。
总和生育率1.3意味着什么?
总和生育率是指平均每对夫妇生育的子女数。国际上通常以2.1作为人口世代更替水平,也就是说,考虑到死亡风险后,平均每对夫妇大约需要生育2.1个孩子才能让出生和死亡逐渐趋于均衡。
国际上通常认为,总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条“高度敏感警戒线”,一旦降至1.5以下,就有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低生育率陷阱”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总和生育率降至1.5以下,二是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持续下降,一旦跌入“低生育率陷阱”可能会面临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 杜鹏:从这两年的生育数量来看,现在的生育率肯定是低于2020年的水平,所以处于一个极低的生育率。如果总和生育率持续走低,它会对整个社会产生长久的影响。
比如说现在出生队列偏小,长期来说会加剧人口负增长的趋势。现在人数的减少会影响到后边的上学、未来的劳动力的数量,以及一系列的社会资源的配置。
特别是从中可以反映出我们生育的意愿,它还是高于现在的总和生育率。也就是说许多家庭,他还是面临着生育、养育、教育这些方面的一些难题。所以并没有真实地反映我们现在的生育的意愿。
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是稳定生育率的关键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促成那些想生两个孩子或者一个孩子的家庭实现自己的生育意愿,就需要我们大力建设生育友好型的环境。真正能够使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降低,使这些有生育意愿的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从而使总和生育率能够在稳定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而不是处于一个下降的趋势。这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整个国家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措施支持生育
这些年,国家一直从多面出台政策鼓励生育。我国从2021年开始推进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建设,这些年从国家层面都出台了哪些措施支持生育,我们了解一下。
从2016年,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到2021年,开放三孩政策,近年来,国家层面一直在积极推动出台生育支持政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眼下,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各省份普遍设立60天以上的延长产假,15天左右的配偶陪产假,5到20天的父母育儿假,各省份产假均延长至158天以上。
我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持续提升,全国孕前检查率、孕期产前筛查率均达到90%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的筛查率均达到98%以上。事实上,国家优化生育政策,不仅体现在服务层面,而且也体现在经济层面。
2022年1月,我国开始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2023年,又将扣除标准从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这无疑给众多家里有小宝宝的家庭,带来利好。
同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提到,“ 优化生育休假制度”“全面改善住院分娩条件”“ 扩大分娩镇痛试点”等内容,这无疑也给育龄女性带来福利。
国家卫健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司长 杨文庄:这次指导意见提出扩大分娩阵痛试点,这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分娩阵痛操作技术,提升分娩阵痛的覆盖范围,普及阵痛条件下的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增强医疗服务的舒适化程度,提高孕产妇就医的满意度。
措施针对生育养育教育等方面哪些痛点难点
和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立初期更侧重政策体系的全面性不同,这次出台的措施更针对生育、养育、教育等方面的痛点难点。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副院长 杨凡:我觉得急难愁盼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不好生、不好带,第二个是养不起,第三个是不想生。
不好生不好带主要体现在生育和育儿的过程中体验到的服务的不足,比如说在孕产期的医疗服务方面,还有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0到3岁没有人来照顾孩子。
第二个方面是生育成本太高,这种生育成本高不仅体现在生育、养育、教育孩子的经济成本,直接所付出的成本高,更重要的是家庭的时间成本。特别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人来照顾这个孩子,特别是女性,她面临特别激烈的家庭和工作的矛盾。
第三个方面是不想生的问题,经过长时间低生育率的社会文化,大家对这样的一种文化逐渐产生了认同,都比较倾向少生孩子,以追求其他方面自我价值的实现。
出台“长幼随学”等多种便民亲民措施
我国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到2035年,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服务管理机制运转高效,生育水平更加适度,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
这次出台的《若干措施》就有很多细节的设置,比如说在教育政策方面,提到了“长幼随学”制度,也就是说一个家庭多个子女能在同一所学校就学。还有在普惠托育服务的支持体系方面,提到了从监管、人才的培养,补贴、税费的减免等多个方面落实这一政策,这些都是政策细节可行性的体现。
近年来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各地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若干措施》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四川攀枝花在全国率先出台育儿补贴金政策
2021年7月,四川攀枝花市在全国率先出台育儿补贴金政策,对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育儿补贴金实施3年,约4000个家庭收到3000万元补贴金。
攀枝花市仁和区居民 彭秀祥:今年我们家添了二孩,两个孩子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我们特别开心有新成员的加入。今年我们还申领了育儿补贴,孩子三岁前,每个月都有一笔奶粉钱到账,帮补了家庭经济支出,我们养孩子的底气更足了。
从今年9月1日起,凡是在攀枝花市参与托育补贴券活动的普惠托育机构入托的0-3岁婴幼儿,可按照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领到托育补贴券。据统计,2018至2020年,攀枝花市出生人口出现大幅度下降,平均降幅为12.26%。2021至2023年,受三孩政策和育儿补贴等政策影响,全市出生人口降幅逐渐收窄,2023年出生人口较上年增长8.74%。
浙江:灵活就业人员同步参加生育保险
2022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生育保险政策,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以在职职工身份,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同步参加生育保险。
同时,将分娩镇痛、早孕期胎儿结构超声筛查、胎儿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诊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一并纳入支付范畴。
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妇幼保健院的门诊大厅,市民姬力正在询问办理生育津贴的相关事宜。
28日早上,他的妻子刚刚诞下二胎。除了儿女双全带来的喜悦外,当地实行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也让他得到很大的实惠。姬力的妻子朱苗苗是一名灵活就业人员,一直是自己缴费参保。医保窗口工作人员告诉他,妻子生孩子,可以享受和普通参保职工一样的生育津贴等待遇。
长兴县太湖街道居民 姬力:这次刚刚去问了能领一万多,感觉非常好。七年前的时候我生头胎的时候就没有这个费用,只能领男职工的那个保险,费用总共是两三千块钱。这次保险出来感觉非常好,能减少我的经济压力。
今年以来,长兴县灵活就业参保人员71664人,前三季度享受到生育保险的有318人,补贴金额共计704万元。
长兴县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事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 居中:缴费时间大幅缩短。以前我们的政策,需要连续缴纳12个月的医疗保险,政策调整之后我们女职工在分娩前,仅需要在参保地缴纳6个月。
这次出台的《若干措施》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精神,并充分总结地方经验,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制定生育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和管理规范;指导各地将适宜的分娩镇痛以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等。
专家:以“三全性”政策体系提供生育支持
28日出台的《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的政策亮点,专家表示可以总结为“三全性”即
全人群性,也就是说措施覆盖了一些以前在生育支持上还没被覆盖到的群体 ;
全程性,指的是从婚嫁到孕到生到育到教的全过程;
还有全局性,为育龄人群提供全方位支持。
从全人群性来看,措施提出有条件的地方,生育保险要纳入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人群,同时还要探索非就业人员的生育保险制度,关注了这些被忽视的群体。还有特别强调要加强对青少年生殖健康的保护等。
中央民族大学人口与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杨菊华:《若干措施》也谈到,比如要加强镇痛的分娩,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到医疗保障的体系中、生育保险的体系之中。我们不孕不育的人群规模也是非常大的,我想有了这样的一些保障措施,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来缓解一些有生育意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生的群体,推动他们能够实现他们的生育意愿。
专家表示,生育不仅仅只是一个时间点的事件,而是一个长期的旅程。《若干措施》不是就生育谈生育,而是跳出生育的局限,关注从婚嫁到孕产到生到育到教全过程,尤其是对于育龄人群而言,孩子出生后谁来养谁来育,能否帮助他们平衡职业与生育,直接影响生育决策。
中央民族大学人口与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杨菊华:强调了要推动女性的,也就是推动育儿者的劳动保障权利。因为育儿者是生育、养育、教育的主体,他们在职场中可能会面临一些困境。《若干措施》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缓解他们面临的一些困境。
专家指出,生育友好型社会是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积极应对老龄化、少子化问题的关键举措。生育支持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协调发力,持续推动降低生育养育成本,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若干措施》提出的生育休假制度、生育补贴制度、发展普惠托育等,为育龄人群不仅提供经济支持、服务支持,也有着时间支持、文化支持等。
中央民族大学人口与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杨菊华:经济支持更多的是缓解育儿的经济成本压力,而时间支持、服务支持,包括产假、陪产假、家庭育儿假,能够降低女性的机会成本,让她们能够在职场和家庭双双出彩。我们整个社会对婚育的价值,包括婚姻价值、生育价值,可能认同度在降低。我们怎么来引导年轻人树立积极的观念,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婚姻观,从而尊重婚姻,尊重生育。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杨阳 史迎春 高博远 浙江台 长兴台)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