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21:10:37 来源: sp20241109
中新社 北京8月31日电 题:“悟空”火爆全球与中国游戏“出海”如何看?
——专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音数协游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何威
中新社 记者 高凯
8月20日,首款中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简称《悟空》)全球同步上线。国际游戏平台steam数据显示,这部以中国文学经典《西游记》为创作蓝本的游戏,上线3小时最高在线人数突破140万,破纪录成为该平台历史在线人数最高的PC单机游戏。
连日来,《悟空》持续引爆市场,在海外带动了关于“孙悟空”的文化热潮。很多海外玩家因《悟空》开始阅读《西游记》原著,甚至有不少玩家在网上发布视频,分享对《西游记》故事以及中国神话的理解。
《悟空》何以内外皆热?其火爆对于中国游戏“出海”有怎样的启示和影响?中国游戏“出海”如何一路走来,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中新社 “东西问”日前约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音数协游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何威,分析解读上述话题。
8月22日,航拍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南安寺塔。蔚县南安寺塔是《黑神话:悟空》游戏取景地之一。(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 记者 韩冰 摄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请您对《悟空》在海内外的高热度进行分析,这款游戏为何能有如此影响?
何威:《悟空》以其游戏品质打动了诸多中外玩家的心。基于虚幻引擎5的逼真细腻画面和特效、富有民族性的原创游戏音乐、风格鲜明的角色与场景设计、出色合理的动作招式与玩法体系、扣人心弦的BOSS战、丰富充实的内容体量……这些高品质的表现,可以跨越语言、跨越国界,让所有喜爱游戏的人体会到。
对于中国玩家而言,这款游戏有来自情怀和文化的巨大加成。海外很多玩家虽然对《西游记》、“孙悟空”等相关元素了解有限,存在文化上的距离感,但这个来自东方的奇幻故事和玄妙世界,也会给海外体验者带来审美上的新鲜感,引发知识上的好奇,从而进一步产生兴趣。
8月28日,香港一电脑商场有商户以中国国产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推销电脑产品,吸引市民消费。图为商户展示的《黑神话:悟空》游戏画面。 中新社 记者 李志华 摄中新社 记者:在您看来,游戏体验之外,中华传统文化如何给予《悟空》有力加持?
何威:我们团队的研究表明,最近十多年来的国产游戏中,有接近一半都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在热门国产游戏中,这个比例更是高得多。《悟空》在融入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成为一个亮眼案例。
比如对《西游记》故事的理解。作为一部奇书,《西游记》融汇儒释道三家思想,兼具奇思妙想与人情世故。几十年来,《西游记》一直是国产游戏最爱用的文化IP之一,过去已有很多作品借鉴其中的角色名称、法术设定、故事背景等。在观念和价值等层面,《悟空》紧扣“孙悟空”形象,草蛇灰线地对《西游记》故事文本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从而达成更深层面的沉浸体验。
在游戏角色、道具装备、环境建筑、诗词歌赋等方面,《悟空》都融入了传统文化。例如游戏高度复刻了独乐寺观音阁、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等诸多“文化瑰宝”,围绕《西游记》原故事精心写作剧本和妖怪传记等。
很多玩家和网友注意到,小到葫芦、丹药、盔甲,大到高保真复制古代建筑的寺庙、雕像、壁画等,游戏在诸多细节处浸润着文化元素,乃至游戏菜单中将每个击败的妖魔都记录在册,且附有模仿古代话本小说中常见形式的几句判词、一段故事和一张绣像,读之颇有隋唐传奇或明清笔记韵味。
8月23日,《黑神话:悟空》人偶手办生产企业内,展出的“天命人”吸引参观者。 中新社 记者 王刚 摄中新社 记者:《悟空》的火爆让人再次关注中国游戏“出海”话题。在您看来,国产游戏“出海”有哪些重要的发展阶段、有何特点?
何威:2000年以前,中国在全球游戏市场的角色主要是消费国。21世纪第一个十年,随着网络游戏繁荣,中国的自研网游逐渐占领国内市场并开始向文化接近的周边区域拓展。例如,2005年前后,中国的武侠与仙侠题材网游开始出口东南亚国家。
21世纪第二个十年,当欧美、日本游戏企业仍拥有在主机和PC单机游戏市场绝对优势之时,中国游戏行业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同步崛起,通过以移动游戏为主的游戏产品盈利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实现了产值上的弯道超车,并在“出海”过程中延续了已经较为成熟的运营方法,在射击、策略、角色扮演等类型的海外市场站稳脚跟。
2020年以来,中国自研游戏海外市场规模连续四年超过千亿元人民币,一大批移动游戏在世界主流市场位居各类排行榜前列,开始获得国际游戏重要奖项。目前,发达国家市场已成为中国游戏“出海”最成功的市场。《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绝地求生手游》《使命召唤手游》《万国觉醒》《王国纪元》等长年位居世界移动游戏收入排行榜前列;《原神》《崩坏:星穹铁道》曾获得TGA(The Game Awards,被喻为游戏界的“奥斯卡”)最佳手机游戏、苹果商店和谷歌商店的年度最佳手游等国际重要奖项;《决胜巅峰》的海外月活跃用户过亿,近几年持续位居全球移动电竞赛事观看人数榜首;《悟空》则在正式发售的第四天就突破1000万套全球销量,获得大量海外玩家的好评。
目前,中国游戏“出海”类型更多元,区域不断拓展到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在以往并不擅长的PC和主机端也开始有让世界叫好的作品。作为全球游戏市场上举足轻重的角色之一,中国游戏产业从生产到消费都在影响全球市场格局。
8月20日,由游戏科学自主研发与发行的首个国产3A单主机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发售。图为市民在北京一家主机游戏店内拍摄《黑神话:悟空》宣传片。 中新社 记者 易海菲 摄中新社 记者:《悟空》对中国游戏“出海”有哪些启示?
何威:首先要高标准制作全球玩家觉得好玩的精品游戏,然后才谈得上助力文化传播。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游戏中的文化“浓度”越高、“深度”越深,越能达到“出海”效果。如果一款游戏不太“好玩”,文化的浓度和深度也可能会成为“出海”的阻碍。
近年来,中国游戏产业在国内外发展蓬勃,手游佳作频出,玩家仍然对“国产3A大作”望眼欲穿。动作角色扮演游戏(ARPG)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受欢迎的游戏类型之一,买断制单机游戏则被普遍认为是“3A大作”最常用的商业模式,《悟空》在此游戏类型和商业模式下可谓填补了国产游戏的空白。
中新社 记者: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游戏如何平衡本土文化与国际化需求,实现文化的有效交流和传播?
何威:游戏产业发展至今,基于全球玩家的个人经验和集体记忆,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对具备普遍特征的游戏美学形式的一些跨文化共识。其中,游戏的类型(genre)成为玩家识别、评判和接受一款游戏美学形式的重要入口。如果一款游戏在特定类型的全球游戏中能被玩家评估为“优秀”“想玩”,就已经取得了大半成功。海外玩家会因为喜爱这个游戏,觉得它够“酷”、够“牛”,而去尝试接触、了解甚至接受其中的文化元素、知识,至少也会对其抱有更积极的情绪和态度。
可以看到,当前“出海”最成功的中国游戏作品,在文化内核上至少有三种选择。《悟空》代表着中国文化题材和风格取向;《原神》《崩坏:星穹铁道》等作品,对取材自不同国别和民族的文化原型进行杂糅和再创造;《决胜巅峰》《绝地求生手游》等作品偏重竞技,从风格到题材没有明确的文化偏好。这三类中国游戏作品,在同类型游戏的评判标准中都做到了全球一流,在“出海”过程中也从不同角度助力了跨文化传播。(完)
受访者简介:
何威,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数字创意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研究领域包括社交媒体与网众传播、游戏研究、流行文化与文创产业等。其研究成果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及青年成果奖、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年度学术评优专著一等奖及论文一等奖。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