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院士谈如何选专业

发布时间:2024-11-15 04:38:30 来源: sp20241115

  2024年高考成绩出炉后,志愿填报即将开始。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怎么选择专业?这些专业有何前景?做决定时该考虑哪些因素?本报特邀请十位院士,回答考生及家长关心的相关问题。

  小学科、大视野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段宝岩:

  电子机械工程是个小学科,但是小学科、大视野。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看似小众的电子机械工程领域,实则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和广阔的视野。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在高频、高增益、高集成度以及快速响应等方面的需求急剧上升,而电子机械工程正是推动这些性能指标实现质的飞跃的核心力量。

  电子机械工程并非传统机械工程的简单延伸,其知识体系更为广泛和深入。它融合了力学、机械原理、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学以及微波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近年来,这一领域更是从简单的学科混合向深度融合转变,通过系统的学科群和课程群构建,实现了知识体系的深度整合。

  电子机械工程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这个专业的学生既能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能获得广阔的实践视野,毕业后是做总工程师的“料子”。

  数学是一把钥匙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郑志明:

  如果你还在为选择什么专业而迷茫,不妨考虑下数学。数学有着独特的转移性,它像是一把钥匙,能为你打开多个领域的大门。如果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对其他领域产生了兴趣,数学的背景能让你轻松转型,实现多元发展。

  数学,不仅是学科内部的发展,更在于它与其他领域的交互与融合。这种交叉不仅能推动数学本身的进步,更能为其他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当然,真正的交叉研究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深入理解技术层面和工程层面的知识,实现从理想到现实的跨越。

  科研工作,尤其是基础科学研究,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试错。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但正是这样的过程,才能推动科学的进步。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投身于这样的研究中,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挑战,共同推动科学的发展。

  打好基础是关键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

  学生们常问我该学什么,我总是说,先把基础打好,尤其是数学和物理。在工作中持续学习,才能在科研“马拉松”中稳步前行。

  原创的科研想法,都基于对基础科学的深刻理解。我学物理出身,但物理只是我科研生涯的起点。在博士后阶段,我接触了材料科学,随后又在机械、电子、医疗和化学等多个领域学习。这种跨学科的学习经历,让我能够创造出新的科研天地。

  年轻学子无需恐慌,人工智能虽然强大,但它无法替代人类原创思想和科学探索。只有我们打好基础,保持开阔思路,才能在科研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

  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们会面临许多选择和挑战,但最重要的是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坚定方向,敢闯敢干。不要害怕失败,因为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国家所需,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造福广大老百姓。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面临多次选择,只要我们坚定方向,就能够一步步走向自己期待的目标。没有什么是最好的选择,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赢得成功。

  通信专业的边界正在不断扩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邬贺铨:

  在通信领域,我们正见证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通信专业的边界正在不断扩展,从单纯的通信连接,到如今的通感融合、通算融合,乃至天地融合,通信的内涵与外延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这一变革的背后,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通信行业正迎来新的增长点,也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面对这一变革,青年学子应积极拥抱新技术,不断学习新知识。在选择专业时,关注那些具有前瞻性和交叉性的学科领域。同时,我们也需要培育更多的创新思维。在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可以执行我们的指令,但创意却源自人类。青年学子应发挥想象力,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推动行业持续创新。

  此外,我鼓励青年学子不要局限于专业学习,更要拓宽视野,涉猎多领域。人工智能正应用于各行各业,了解不同行业的需求和痛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推动艺术与科学的交融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系统工程这一新兴学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网络化、智能化、信息物理融合的新环境,我们需要用系统工程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更复杂、更庞大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1+1=2”的简单算术,更是“1+1>2”的系统效应。这就要求不断更新理论、创新方法,以应对新环境的挑战。同时,青年学子也要关注国家的重大需求,将个人兴趣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谈到学科交叉与思维碰撞,我深感艺术形象思维和科学逻辑思维的结合之重要。这种结合能够启发我们的科学想象力,帮助我们实现“从0到1”的突破。为此,应积极推动艺术与科学的交融,在交融中培养出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

  医路漫漫,虽苦犹甜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

  大家常常笑称,医学生太苦了。但回过头来再看那些辛苦的时刻,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加油站”。

  在与医学打交道的几十年里,我更加明白它的价值不仅在于个人的成长,更在于能够为社会和他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在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回首往昔,我也曾有过畏难的时候。医学的知识浩如烟海,需要背诵和记忆的内容数不胜数。但渐渐地,我发现正是这些知识的积累,让我在医学的道路上面对科学难题时更加从容。

  学习医学相关专业大有可为。北京大学医学部拥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等多个学院。北大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也刚刚成立不久,它涵盖了医学的各个领域。各个附属医院也在多个学科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上都走在国际前列。无论你是喜欢做科学研究,还是喜欢管理,又或是想成为一名医生,为每一位病人服务,都有广阔的未来和前景。

  对于年轻学子,我想说,医路漫漫,选择医学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机遇的决定。希望学子们能够把对医学的热爱融入国家发展的大环境中,产生更多的价值。

  古生物学,很“热”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地质系教授舒德干:

  从小我就对大自然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喜欢探寻生命的奥秘,对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十分着迷。也正因如此,我决定选择古生物学作为我的未来研究方向。

  有人说,古生物学是“冷板凳”,但我相信,任何对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探索都是炽热的。恐龙为何会灭绝?人类又是如何演化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推动着人类对自身的认知。古生物学不仅揭示了地球生命的过去,更为我们理解现在、预测未来提供了宝贵的基础。

  献身科学需要好奇心、勇气和毅力。如今,人们对生命起源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古生物学正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希望学子们可以点亮古生物学前路的星星之火。

  地学天地广阔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方小敏:

  我时常会回想起自己与地质学的奇妙缘分。初入大学时,我原本怀揣着学医的梦想,却误打误撞地踏入了地质学的世界。那时的我,对地质知之甚少,甚至有些抵触,因为地质工作的艰辛和不确定性让我心生畏惧。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感受到了地学的魅力。研究生阶段,我选择在母校兰州大学攻读自然地理学专业,我发现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地学相关的研究成果影响着人类的现在和未来。

  能源、农业、科技等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均与地学密切相关。比如,它可以为新能源选址做好科技支撑,为农业提质增效。同时,地学也是在和过去对话,它可以从地球沧桑巨变留下的历史痕迹里,找寻一丝又一丝线索,从而搭建模型预测未来,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

  从事地学研究并不需要具备哪些特殊素质,只要你热爱大自然,热爱脚下这片土地,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你就会产生对地学的兴趣,而当你把兴趣与国家的需求有效结合,人生也将会非常幸福。希望有志青年可以在这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寻求技术背后之“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褚君浩:

  物理和数学作为现代技术的“源代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相互关联,为科技发展奠定基础。物理学在探索自然世界的过程中,揭示了许多规律和现象。然而,仅发现这些规律和现象并不够,我们更要将这些发现定量化。定量化的关键在于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数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表达和应用物理定律的精确工具。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人机共进成为趋势,但我们应寻求技术背后的“道”,掌握其深层次原理。因此,要鼓励学子筑牢基础并培养创新能力,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在选择专业时,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倾向来选择方向,兼顾个人兴趣和社会需求,兴趣可以引领我们投入热情,而社会需求则像帆一样,为职业发展提供动力和方向。

  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郝跃:

  微电子学是信息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微电子技术就是利用微细加工方法实现电子信息系统的微型化。集成电路芯片就是微电子技术的直接产物,对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于青年学子的成长,我始终强调兴趣的重要性。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就是最好的例证。年少时,我便对无线电充满热情,自己动手装配收音机、电视机,这种强烈的兴趣引领我走进了半导体物理器件的研究领域。所以,青年学子们不要在题海中迷失方向,而是要发掘并培养自己的兴趣,找到真正热爱的细分领域。

  此外,青年学子还应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在面对科研或产业挑战时,不妨问自己四个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在哪里?难点是什么?有何解决办法?解决难题后会产生怎样的效益?这四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定位研究方向,找到突破口。

  每个人的发展都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希望青年学子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

  (本文得到中国科协“科普中国·科学报国正当时”项目支持)

  (本报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陈鹏 光明网记者宋雅娟、蔡琳、武玥彤、战钊、肖春芳、涂子怡、李欣哲、张梦凡)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