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6:30:00 来源: sp20241105
推出更多有效政策和创新举措,让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离老年人更近些,让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感受到更多温暖
“不仅上门送关爱,他们也经常打电话来关心我的身体状况,非常暖心。”在四川宜宾江安县,72岁的母昌华说。前不久,江安县江安镇卫生院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走进社区,开展“健康敲门行动”,了解并解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为失能老年人或其监护人提供健康咨询和健康指导,受到群众认可。
失能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是社会高度关注也亟待解决的问题。数据显示,我国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数量超过4000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提升对失能老年人的照护水平,迫在眉睫。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通知,决定组织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2024—2027年),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和健康咨询,指导转诊转介。一系列细化举措,有助于增强失能老年人健康获得感。
失能老年人不仅需要日常生活照护,往往还有医疗需求。数据显示,我国78%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积极整合资源,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把更多专业服务送到失能老年人身边,才能避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提升专业照护服务的可及性,要加快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九成以上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进一步推广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既可以满足失能老年人的陪伴需求,又能减轻家人的照护负担。一些地方作出了有益探索。比如,四川眉山市按照每户不高于2500元的标准,对家庭照护床位建设给予补助,并对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家庭照护床位实行“以奖代补”,带动培育数十家养老服务企业。
让失能老年人获得更高水平的照护,除了在他们的生活半径里同步建设医疗和养老机构,还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资源共享、服务衔接。山东开展养老床位、医疗床位、家庭养老床位、家庭病床、安宁疗护床位“五床联动”试点工作,当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发生变化时,养老服务机构能够及时与医疗机构对接,开通相应绿色通道。个性化的照护服务,便捷化的医疗服务,既各司其职,又有序衔接,提升了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也更好满足了不同情况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也要看到,尽管多层次的医养结合服务正在蓬勃发展,但当前能提供规范化服务的专业机构仍然较少,专业人才还是不足,服务模式也有待完善。
进一步提升对失能老年人的保障水平,应着眼长远,加快完善服务标准、人才培养、保险制度等,也要立足当下,着力减轻失能老年人家庭的负担。要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利用群众性自治组织、网格员、养老服务人员、社会工作者等资源,开展探访关爱服务,为家庭照护者提供技术指导、喘息服务等。有条件的地方,不妨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覆盖面,完善相关市场服务体系。在兜牢保障底线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失能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才能确保相关改革行稳致远,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对失能老年人的照护,考验治理的精度,也映照社会的温度。期待各地推出更多有效政策和创新举措,让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离老年人更近些,让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感受到更多温暖,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1日 05 版)
(责编:牛镛、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