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20:53:33 来源: sp20241109
台湾学子京津冀研学感受大陆发展变化——
“我会把此行见闻分享给更多岛内朋友”
在河北定州贡院模拟“乡试”,沉浸式体验古代科举制度;在天津观看相声表演,欣赏中国语言的魅力;从雄安新区乘坐高铁到北京,沿途感受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成果……在前不久举办的2024年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京津冀专题)活动中,来自台湾的数十名师生在京津冀多地参访,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领略协同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不断加深对两岸同宗同源的文化认同。
了解两岸历史联结
宣布考纪、发放准考证、搜身进考场、鸣锣后开始答题……这一整套的科举考试模拟流程,让台湾师生感慨自己“穿越了”。日前在河北定州贡院,参加研习营的台湾师生穿上汉服,端坐在贡院考场里认真答题。
“我希望通过亲身体验,能更细致了解科举历史,体会古人参加科举的心路历程。”台生曾紫涵刚刚高中毕业,是一位“首来族”。她兴奋地告诉记者,原本科举考试都是课本或电视剧里的内容,没想到自己可以亲身体验到,让课本知识出现在现实生活里。
专题科举讲座、北京故宫“殿试”场景观摩、北京台湾会馆(台湾学子进京赶考的落脚地)参观……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研习营的师生对两岸共同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感受灿烂中华文化
相声是京津地区一种喜闻乐见的传统曲艺。在天津的相声茶馆,台湾师生围坐在一起,一边品茶、嗑瓜子,一边欣赏相声表演。天津美食美景、百姓生活日常、影视文学作品……各种类型的话题,演员们都能信手拈来,用幽默的语言、活泼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们,让大家开怀大笑。
“真是太有意思了!演员们知道今天我们会来,还特地准备了有台湾元素的笑话。他们一会儿讲在台湾旅游期间的奇闻轶事,一会儿模仿台剧里演员特有的腔调,没说几句就能赢得在场观众的掌声和笑声。”台生吴采原感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们能娴熟地运用各种素材进行表演,说明他们基本功很扎实。同时这也体现了中国语言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不只是相声,台湾师生们表示,从雄伟险峻的长城到气势恢宏的故宫,从精彩绝伦的京剧表演到活灵活现的天津泥人张彩塑,这次活动的不少内容都让大家感慨不虚此行。
“当我们来到天津塘沽时,很多同学好奇这里怎么会有大型的妈祖庙,而且还有台湾宫庙前来交流时带来的妈祖像。”嘉义大学教授吴昆财表示,这些都充分说明,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同根同源、同文同宗,有着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和共同的历史传承与文化记忆。
惊叹大陆科技发展
刷台胞证进站、对号入座、靠在椅背上静静欣赏窗外的美景……研习过程中,台湾师生一起体验了大陆的高铁之旅。高速平稳的运行,宽敞舒适的车厢,现代智能的设备,都让大家连连夸赞。
“看,这是我倒放在车窗旁的矿泉水瓶,它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就一直没有倾倒过。我还发现,座位附近有充电插口,方便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充电。”台胞陈雅婷感慨万分,这次研习让大家看到了大陆日新月异的面貌和科技方面的进步,她会把此行见闻分享给更多岛内朋友。
运用小程序预约博物馆展览、用手机软件下单外卖饮品、扫码乘坐地铁公交……交流中,师生们说,大陆的互联网应用很发达,给大家的衣食住行带来了便利。希望未来还可以再来大陆,感受体验各式各样的新消费场景、新服务业态。
“这次的研习营活动是一次文化之旅,营员们用心记录、研学、探究,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北京市台联副会长陈伟表示,北京市台联作为在京台胞的爱国民众团体,在两岸交流交往中将继续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开拓交流新途径,推出更多有特色的体验式交流项目,让两岸同胞走近走亲。(本报记者 柴逸扉 文/图)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08月13日 第04版)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