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7:58:54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网 上海10月28日电 (记者 陈静)为城市物流设计制作智能物流机器人、制作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的舱段对接装置……记者28日获悉,第二十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拓展新赛道,带领青少年探寻工程技术新势力,鼓励学生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小工程师们在大赛中各显风采,展现自己对于未来的想象与实践能力。
第二十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决赛启动。(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供图)当天,第二十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决赛启动。本届大赛设立“建筑工程师——创意数智公话亭”“软件工程师——软件的诞生3.0”“航天设计师——舱段对接装置设计”“机电工程师——智能物流机器人”等七大工程师系列十余个竞赛项目,吸引了全上海16个区五万余名中小学生积极响应,经各区选拔推荐。最终950支参赛队1600多名学生参与市级决赛。
同日,记者了解到,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联合上海大学建设上海市青少年工程院,着力打造引领中国青少年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型平台,以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创建青少年工程教育的良好生态。据悉,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将出任上海市青少年工程院院长。
上海市青少年工程院揭牌。(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供图)上海市青少年工程院将进一步拓展与高校及高新企业合作,探索纵向大中学贯通、横向院企联动的一体化培养体系,通过课程学习、项目实践、融入高校及企业创新项目团队,探索建立完善的工程技术后备人才发现、跟踪、培养机制,实现从通才教育向专才教育转变,培育具有创新潜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后备人才,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奠定基础。
据悉,今年是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二十周年,从最初的四个项目发展到现在七个工程领域十多个项目,涉及结构工程、建筑工程、机械工程、机电工程、软件工程、航天工程和工业设计等领域。多年来,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坚持以富有挑战的工程问题,引导青少年学生像工程师一样学习、思考、开展工程实践活动,使他们在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中,理解工程概念、体验工程思维、激发创造能力、树立团队意识等。
二十年来,大赛已成为学科跨界、知识融合、实践为主、创新为魂的综合性大型青少年工程技术的学习实践场和能力展示台。大赛累计吸引近百万人参加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工程技术爱好者。许多曾经的“未来工程师”,将工程技术作为他们深造学习的志向,更有许多学生因此脱颖而出,成为工程师当中的拔尖人才。
王东海曾参加第三、第四届大赛的“仿生机器人竞技”项目,对人体下肢运动控制策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回想起来,大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能够培养和激发青少年学生创新思维的平台,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范式,使我们在较早阶段就受到科研素养和工程设计等诸多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他说。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王东海主导研发了自行车脚踏测力台,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4项、软著6项。目前,他仍致力于数字医疗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应用。
第十七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航天工程师”项目一等奖、“未来工程师”称号获得者朱恒吉设计的“登月软着陆器”得到了航天专家的肯定和指导。如今,作为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的一名试验测控人员,他仍在不断深入航天的事业,实现航天的梦想。
据了解,大赛也成就了一大批热爱工程教育的老师,以赛促教创设课程,以多样性的赛道、体现时代性的内容和现场动手的实践性等特色,为协同培育和工程育人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经验。上大附中汪玥辉老师结合未来工程师大赛的赛题内容,开发了学校多门跨学科课程,带领更多学生学习工程技术、培养工程思维。(完)
【编辑: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