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0 05:05:10 来源: sp20241110
如今的“长三角”,无疑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引擎之一,在不足4%的国土面积上,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和超过1/3的进出口总额。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新坐标”在经济地理版图中更加醒目。2023年长三角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8万美元,世界级城市群地位进一步提升。
五年奋进路,共绘“同心圆”。“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长三角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持续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携手打造强劲活跃的发展增长极,不断推动“蓝图规划”变为“现实画卷”。
锚定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科创共同体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创造了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的世界纪录,眼下团队正联合上海的科研院所、企业为未来的聚变堆材料和装置研发作准备;
地处南京的紫金山实验室,科研团队联合华为、新华三等通讯龙头企业,实现跨2000公里以上距离30微秒时延抖动控制,开通覆盖35个城市的全球首个确定性骨干网络;
搭载地处杭州的之江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极光1000-慧眼”星载智能计算机,卫星进入太空后就能在天上直接进行“云判”、压缩以及目标识别……
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如今的长三角全力打造一体化科技协同创新生态。三省一市围绕研发投入、人才引育、技术攻关等方面持续发力。2023年,长三角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约占全国1/3,汇集了全国17%的高等院校,以及1/4的“双一流”高校,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占全国26.4%,形成的发明专利授权量约占全国1/3。
作为国家科技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半数分布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建成了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成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计28个,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二期)超强超短激光10拍瓦(PW)用户装置建成启用,江苏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首套试验台位顺利点火,浙江“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加快建设,安徽“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正式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等。
《202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总指数提高到262.48分,2018年后年均增长11.17%,三省一市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加速前进。
G60高速公路沿线,松江、苏州、嘉兴、杭州、湖州、金华和合肥、芜湖、宣城持续聚集科创要素,加速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从实验室原始创新,到加速成果转化、促成“揭榜挂帅”、孵化扶持创业……区域协同,让创新要素在长三角自由流动,创新活动“产出”形成“几何效应”。
波光粼粼,风景如画,浙江嘉善祥符荡畔,一个科创绿谷加速成长——未来食品实验室里,身藏“72变”的柔性中试生产线上,可自动化定制生产乳酸菌;未来健康实验室里,一个全自动智能中药筛选平台,能准确识别中药成分,让机器也能为病人问诊开方。
新经济与好风景比翼齐飞,祥符荡科创绿谷深度融合创新基因与校地合作,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攻关,吸引了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嘉善复旦研究院、祥符实验室等创新载体落地,“科研之花”已然结出产业“发展之果”。
产业协同创新,提升区域“向新力”
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计算卫星“地卫智能应急一号”于2023年8月发射成功。这颗卫星背后,体现出长三角产业的紧密协同——研发团队主要来自浙江大学,太阳能电池和能源系统来自苏州,卫星的总装、总测及火箭发射等相关配套则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完成。
“近年来,长三角城市纷纷布局航空产业链。在长三角地区创业,我们能迅速与上下游协同创新,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公司创始人兼CEO温卓明说。
眼下,跨地域协同合作在长三角已不鲜见。国产大飞机C919总装所需约10%的零部件、50%的铝材和50%的复合材料结构件是江苏“镇江制造”,浙江的公司提供空气冲压涡轮发电机舱门;上海提供芯片、软件等组成的“大脑”,江苏常州提供作为“心脏”的动力电池,浙江宁波提供完成“身体”的一体化压铸机,长三角直径4小时车程里可以集齐一辆新能源汽车整车所需的配套零部件。三省一市各扬所长紧密联动,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形成了体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征的“4小时产业圈”。
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长三角突出区域分工与强强协作,迅速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群。长三角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全国比重达到31.1%,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占全国60%、1/3、1/3,新能源汽车产量约占全国2/5、全球1/4。
随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三省一市均对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重仓布局,同时又根据本地禀赋特色对重点产业环节有所侧重:
上海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尤其在芯片、移动网络等环节优势明显;
南京着力打造以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城”;苏州电子信息产业已拥有深厚的产业基础,拥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子三个千亿级产业;
合肥以“芯屏器合”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跑全国,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语音识别为特色的人工智能等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杭州作为长三角电商和互联网经济中心,以云计算与大数据、视频安防等为特色。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极,也是未来产业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找准发展方向,有利于长三角发挥引领作用,推动未来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方向发展。”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明文彪说,通过科技联合攻关、知识产权合作等方式,长三角产业协同将迈上新台阶。
“攥指成拳”,在新起点上高水平开放
生机勃勃的长三角,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热土,更是改革开放的高地。总面积7000平方公里、覆盖长三角14个区县……2021年2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获批,擘画出“一核两带”的发展蓝图,引领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从“上海的虹桥”到“长三角的虹桥”,三省一市通力协作,共建开放的“大虹桥”: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正加快打造区域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苏州打造“北向拓展带”,嘉兴加速构筑“金南翼”,合肥打造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展开地图就会发现,作为横贯东西、畅通南北、连接陆海的重要枢纽,长三角是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点,大枢纽联通全球,46个开放口岸星罗棋布,开放“家底”相当殷实。
作为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决策,上海进口博览会日益成为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参与国际贸易规则体系治理的重要载体。“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持续放大。”上海虹桥国际进口商品展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军说,截至目前,虹桥品汇平台累计让7万多款展品变商品,在全国开设了21家分中心,2022年平台交易额近120亿元。
从2013年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开启“破冰之旅”,到2020年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长三角地区已实现自贸试验区全覆盖。坚持先行先试、制度创新,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改善营商环境,长三角以开放、服务、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吸引海内外人才和企业安家落户。
“作为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首创或同步先行先试,制度型开放领跑全国,已推出制度创新成果112项,复制推广38项,着力推进重点项目108个,形成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
近日,常州港录安洲码头,400辆新能源汽车依次装箱,通过“水水中转”方式驳载至上海港出海。“不同于以前从上海港装箱出发需要提前申报、排队等审批,现在直接在常州港就能审批,货物一到上海就接转大船,能节省7天时间,每标箱可节约运费1500元左右,降幅达20%。”承运公司相关负责人程韬说。
上海港与长三角江海港口的联动日益频繁。奇瑞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同样不用转关申报,从安徽芜湖港经由上海洋山港远渡重洋。
内畅外联、通江达海。如今,越来越多人流物流从长江经济带汇聚长三角,又从这里联通“一带一路”,塑造出开放型生产力。
(光明日报 记者 陆健 常河 苏雁 颜维琦 曾毅)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