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美学 生活新体验

发布时间:2024-11-09 19:55:28 来源: sp20241109

  上海市愚园公共市集内甜园生鲜菜市场内景。   奥默默工作室供图

  “打卡”菜市场,近年来正在成为年轻人新的休闲方式。作为城市中最具烟火气的公共空间、满足居民需要的重要场所,菜市场是展示地方文明形象、反映民生福祉的重要窗口。伴随城市更新,各地陆续展开菜市场改造升级。设计师以生活与艺术的融合赋予菜市场活力,着力使其变为人人爱逛的“城市厨房”。

  “日常中用”,是现代菜市场设计理念的内核。它强调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建筑物质性修缮,进行生活意义的发掘、激活和重塑,目的是让建筑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设计师敏锐捕捉生发于建筑之中的细微美好与日常亮点,因地制宜,使菜市场变得精致时尚,让百姓的“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聚焦人的行为模式,用艺术营造留住烟火气、增添人情味。最大程度点亮邻里空间和公共生活,是菜市场升级改造的重要营造尺度之一。在北京,改造后的三源里菜市场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潮流范儿”与“文艺范儿”兼具。时尚新潮的书展、艺术展等新业态的引入,让绘画、书法、文学等元素融入内部空间,带来生活与艺术的碰撞,使菜市场散发“时髦的烟火气”。在这里,人们可以一边买菜,一边品味多元文化“快餐”,菜市场成为富有人情味的社区空间。在上海,愚园公共市集内甜园生鲜菜市场的设计,实现了与现存社区美术馆、店铺、摊贩的功能互补,让这片空间更具生活温度。为在商业空间塑造一种恰如其分的日常性,设计团队从活动集聚效应和社区氛围营造出发,营建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日常空间”。整个空间分为四大主题区域,每一主题区域都最大限度地考虑人在空间中的行为,以方便人们使用。内部空间采用12种颜色的玻璃马赛克瓷砖进行贴面,这些色彩来自生活中常见的瓜果、蔬菜,让空间生发暖意。这些实践,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菜市场的认知,通过构建更多交流空间增强人们的情感连接。

  将地域特色融入生活美学,唤醒文化记忆。空间更新不仅在于物质环境的改善,更在于对日常生活场景的重构。文化味和艺术感,是广东省广州市东山菜市场改造升级后的亮点。该菜市场位于越秀区龟岗片区,改造升级过程中,设计团队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各类人群的行为方式、生活需求,并提取所处区域的建筑遗产、特色文化符号、空间尺度、材料等要素,将其融入建筑外观和室内景观的一体化设计中。比如,设计团队提炼岭南地区传统空间语言“骑楼”,在沿街立面加建拱形外廊,为市民创造出新的社交场所。同时,在菜市场主入口处采用由传统屋檐“转译”而成的单坡曲面屋顶,从而扩大入口空间,既满足了市民的通行要求,又预留出社区共享、共创空间,为未来举办各类活动创造条件。菜市场内外的景观设计也力求实现地域文化的当代表达。廊顶等处特别采用红色为主色调、掺杂彰显南粤文化的五彩玻璃水磨石材料,既凸显文化底蕴,又颇具时尚感。将地域文化融入空间设计,唤醒了市民的共同记忆,使东山菜市场摇身变为大众喜爱的休闲聚集地。这种转变,不仅实现了场地功能的更新,更实现了对城市文化的创新诠释和传承。

  “更新一点、繁荣一片”,是菜市场改造升级的努力方向。比如,江苏省苏州市双塔菜场通过引入新业态,变为兼具多种社区生活服务功能与生活美学底蕴的复合型市集。双塔市集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购物需求,其内部还设有小型共享表演舞台,方便举办才艺展示、分享会等活动,在提高区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了社会效益。在江苏常州,设计团队以针灸式的轻介入策略和预制模块化的建造技术对兰陵菜场进行改造升级。材料上,设计团队在重要的空间节点使用了低造价但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彩色饰面和鱼鳞冲孔网等现代材料,打造出友好、充满积极能量的空间界面,使其融入社区,融入城市肌理。同时,通过重点激活局部空间的手段,提升区域整体活力。在设计师与各方的积极配合下,越来越多的菜市场突破原有的单一功能,成为集食、购、教、体、娱等功能于一体的“品质生活场”。

  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大力推进智慧建设,成为菜市场提档升级的新趋势。比如,改造后的重庆市石灰市菜市场,不仅外观美了,还通过创建“无废菜市场”让“烟火气”与绿色生态和谐共存;同时,引入市场大数据屏、触摸查询屏、商户信息屏等,供商户和消费者了解、查询详细信息,让生活更智慧。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菜市场的高品质便民服务之路越走越宽广。

  菜市场颜值与智慧同在,“烟火气”更添“文明范儿”。菜市场的新变化,折射的是城市发展新活力。在人民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中,设计更新在提升菜市场外在美的同时,促进社区互动、建立情感连接、丰富文化体验,激活日常生活的更多可能,为人们的幸福生活增色添彩。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2日 08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